家园共育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家园共育 > 正文

培养自理能力有规定的年龄吗?

文章来源:北京市计划生育协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2日 点击数:

如果说长大就是由一次次第一次组成的话,那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件事一定是孩子长大过程中的必修课,也是做父母的一场修行。

父母不可能永远陪伴着孩子,只有让孩子拥有自主生活的能力,才能给他们独立走好人生路的勇气,可是如何放手?如何培养孩子“自己来”的自觉性?这些仍旧是个难题!

问:孩子什么事都想自己做,却总是做不好,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答:家长一定要明白一件事:只有让孩子尽早学会自理,他们日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很多小朋友第一次上幼儿园的时候会哭、会不适应,什么样的孩子往往较快适应呢?就是自理能力很强的孩子,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尽早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就可以减少他上学之后的种种不适应,与此同时,作为家长,我们自然也会更放心,我们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感也会得到提升。

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不要什么事都包办代替,不要觉得孩子还小,做得不够好,也不要怕麻烦或是浪费时间,要给孩子独立实践的机会。其实我们大人做任何事情,也都是要经历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从刚开始不会做到慢慢会做一点,再到做得还可以,最后做得很好,成为行家。

自理能力,表面上看是孩子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等行为,但其实背后蕴含的是孩子对自己能力的自信:我可以,我愿意尝试。

其实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会主动展现出希望自己尝试、自己来的意愿,比如他们会非常喜欢玩家里的各种厨房用品,当爸爸妈妈拿勺子的时候会要求自己拿着,甚至往嘴里送,当你喂他吃饭的时候他会说:我要自己来!

而这时,我们当中的很多人会表现得不信任孩子,因为这时候他们自己吃饭时确实是会把食物弄得满桌子都是,但其实这就是错过了最开始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宝贵时间。

因此,我们需要意识到一点——如果我们不让孩子做的话,他永远都学不会!

问:培养自理能力有规定的年龄吗?

答:自理能力的培养其实是没有规定的开始年龄的,只要我们的宝宝展现出想要自己完成某件事情的意愿的时候,我们都不要因为怕乱怕脏怕他做不好而拒绝他,而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那么,我们家长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独立性养成的第一个时间点,也就是2至6岁,这个阶段是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事情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当孩子两、三岁时,他们就已经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了,他的生活技能、语言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并且可以独立尝试完成一些自己的事情——吃饭、上厕所、脱衣服等等生活事物。而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起点。

问:孩子总是不愿分床睡怎么办?

答:独自睡觉的标准不是看年龄大小,而是看孩子的性格特征、情绪发育、独立性和对父母的依恋程度等等。

家长们可以尝试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让孩子与自己睡一个房间,但是分床睡。当孩子三岁左右的时候,提出让孩子自己一个房间睡觉,但是如果孩子仍然感到害怕,或者根本不愿意,这个时候不要强行让孩子单独睡觉,因为孩子自己在一个房间里面睡觉的时候会感到恐惧。

如果三岁尝试不成功到五、六岁时再试一试,因为这时候孩子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但还是要循序渐进,有一些过渡的措施。比如: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事先商量好,我们大人先陪他睡一会儿,或者讲几个睡前故事,等孩子睡着了,我们再离开;或者把房间布置的更加温馨,让孩子去感受一个新的睡眠空间……

无论怎么做,最关键的就是让孩子意识到即使跟大人分开睡,仍然能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关爱,让他觉得不管跟爸爸妈妈一起睡,还是独自一个人睡,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都不会减少!

更多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家园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