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咨询:
我家孩子4岁,不知道从什么起,变得爱发脾气了,而且一不满意就挥起小拳头。比如,约定好看电视10分钟,但往往会因为关电视而闹情绪;别人和他的看法不一样,就立刻挥起小拳
头…
王老师解析:
正确看待幼儿情绪发展
首先,有“脾气”是幼儿身心发展的表现。个体的发展都是要经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转换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有“脾气”是幼儿身体动作、自我意识、情绪情感、社会交往等各方面和所发展的体现,源于他们想要表达不满情绪,寻求关注安慰、争取更多参与机会和掌控权的强烈的内在动机。
其次,发“脾气”是幼儿需要帮助的信号。幼小的孩子会遭遇很多他们无法解决的事情,很多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都会让孩子受到伤害,例如,突然出现的陌生人,不小心泼洒出来的饭菜,黏在手指上的沙土,小伙伴们的拒绝,轻易倒掉的积木,厚重沉闷的外套......这些超出孩子控制的事情都可能会让他们感到难过、焦虑、生气、沮丧、烦躁乃至情绪崩溃。但他们不知该如何恰当的描述和处理,唯一能做的就是跟着感觉走:放声尖叫、踢踹跺脚、撒泼打滚......而案例中的小朋友就是“挥起小拳头”。孩子不是一出生就拥有应对情绪的能力,发“脾气”是幼儿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应激反应,那些用身体和声音表现的负面情绪正是幼儿痛苦无措的求助信号。
现实中,孩子受挫或者难过时的激烈表现常常被认为是“乱发脾气”,或者“反抗管教”的不良行为习惯,一些家长可能会从情绪情感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经历负面情绪是正常的。家长不要害怕孩子的坏脾气,而应当带着发展的眼光和研究的心态,认识到这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引导孩子真正了解自己的情绪,帮助他们拥有修复情绪、重新找回快乐的能力。
帮助幼儿进行情绪管理
1.支持幼儿接纳负面的情绪反应
情绪管理不是停止愤怒和或者压制焦虑,而是教会幼儿去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了那些剧烈的情绪感受,以及在那一刻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不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或是迁怒于他人。所以,学习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是让孩子自然地经历和体验各种情绪,特别是要允许负面感受和情绪的存在。众多研究表明,忽视或阻止儿童消极情绪的表达,会导致出现高频率和强度的消极情绪,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当孩子出现爆发式的情绪崩溃时,家长要按捺住内心的愤怒、不安或尴尬,暂时保持沉默。如果家长连忙去哄,或者贸然插手,那么会让孩子会误以为激烈的纠缠反抗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应用平静的陪伴和关注孩向孩子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每种感受都是有用的,每种情绪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2.引导幼儿学习识别和解读情绪
接下来,家长要引导幼儿学习识别和解读情绪。家长在孩子面前不应掩饰、回避情绪,否则孩子会对大人假装若无其事的行为感到困惑,对表达情绪感到羞耻,结果“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家长应诚恳的向孩子展现自己的情绪,用孩子能听得懂的话解释背后的原因。在孩子好奇父母的情绪时,积极回应孩子的疑问和关心。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有意识的提醒孩子注意情绪表现的细节。例如,在孩子哭泣后,向孩子详细描述其表现,除了脸上的泪水,还有小孩子能感觉到肌肉紧张,心跳加速、发热冒汗等。时常引导孩子识别情绪,体会不同的情绪的微妙之处,知道伴随每种情绪会出现哪些视觉线索和内在感受。
3.帮助幼儿掌握表达情绪的语言
在此基础上,家长应帮助幼儿掌握表达情绪感受的语言,这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一开始,需要家长代替幼儿来评论他们的感受并将零散的信息统整起来。例如:“你很想看电视,但是时间到了,必须要关掉电视,你感到很难过很生气,我知道你这种感觉很不好受,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这样的共情陈述,既能够向孩子表明家长对其所处情境的了解,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还可以帮助处于崩溃情绪中的孩子集中注意力,将那些被放大的情绪变得正常。一段时间之后,家长便可以渐渐让孩子试着自己来表达,一步一步的帮助他们练习掌握这种语言模式。
4.加强幼儿情绪预警与应对能力
每一次强烈的情绪崩溃都会让孩子身心俱惫疲,许多孩子会对自己的行为失控感到内疚,而且事后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恢复调整。家长可以对孩子的情绪进行跟踪记录,通过详细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各种情绪,包括时间和地点、可能的原因、反应的强度、当时有效的解决方法等,以发现孩子的情绪规律,这些规律能够增强父母对孩子情绪的敏感性,当孩子出现情绪爆发的初始症状时,家长就可以提前采取措施。比如拥抱孩子,轻轻抚摸他们的身体;或者将孩子带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到洗手间、楼梯间或停车场等相对僻静的角落调整一下。
同时,家长要让孩子学着辨识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将接下来的应对计划告诉孩子。过后,还应该和孩子进一步交流,讨论其他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孩子之间建立一种良性的问题解决机制。这些做法能够支持幼儿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学会在进入糟糕的情绪状态之前就能用更健康的选择来替代不良的反应策略,将有助于他们未来更加有效的管理自己的情绪。
坚持,坚持,再坚持!
引导幼儿学会管理情绪,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坚持不懈的日常练习。孩子会不断长大,他们体验和经历的感受会不断变化,也会不断面临新的情绪困难时刻。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也不存在一招走遍天下的幼儿神技,为人父母的教育上总伴随压力和挑战、困惑与试误。
这样的持久战听起来确实让人望而却步,但是我们帮助孩子度过的每一个情绪情感事件,都让孩子向着独立管理情绪迈进了一步。诸多负面情绪会发生在成长的任何阶阶段,我们不能将他们从生活中排除出去,但是我们能够改变对待它们的态度,以及与这些强势情绪相处的方式。当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让崩溃的强度和频率减少时,他们就有更多自由的时间来享受生活,提升自我,他们也将因此获得更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