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出生起,就能运用语言、表情、肢体等行为向父母传递情感、认知、态度等方面的讯息。但随着孩子的成长,因父母的教养方式、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成长环境等因素,导致孩子和父母的沟通方式陷入复杂境地。我们发现,有些家庭的交流氛围轻松而愉快,孩子会主动和父母聊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而在有些家庭孩子则不太愿意跟父母沟通,甚至对父母产生厌烦情绪。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敞开心扉,同父母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让孩子喜欢与父母交流,主动表达内心的想法呢?
首先,给孩子足够的爱,让孩子产生强大的信任感。
孩子需要父母足够的爱,爱会让孩子产生安全感,建立起亲子间牢固的信任基础。这种爱有三个层次:第一是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存在,要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都深深地爱着他,感受到因为他的出生整个家庭变得更加幸福;第二是接纳孩子的一切,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不因自己是否优秀而有所不同;第三是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真正懂孩子的父母才会受到孩子真心的喜欢和信任。
作为父母,需要让孩子从他的角度感受到足够的爱。亲子间交流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亲子间要善于把对彼此的爱意、关心经常性地表达出来。比如,爸爸、妈妈、宝宝会经常拥抱,能彼此夸赞,一起运动、旅游、分享有趣的事情等。
2.父母善于通过语言、肢体表达对孩子的爱。比如,父母经常说“我爱你!”“有你陪伴,爸爸妈妈真的好幸福!”“我们是幸福的一家人。”或是经常拥抱、亲吻孩子。
3.少用比较、否定和消极的评价,多用肯定、鼓励的语言。
消极评价如:“你这个笨蛋。”“你看人家小红,怎么和人家差那么多。”…...积极评价如:“妈妈为你交到好朋友而自豪。”“妈妈给你点赞!”……让孩子在父母的爱与鼓励中成长,孩子才能悦纳自己,成为阳光自信 喜欢沟通的孩子。
其次,父母要学会沟通的技巧。
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让亲子沟通更加顺畅、舒服、有效。作为父母,需要掌握的沟通技巧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学会倾听,对孩子的主动交流给予支持性回应。
孩子在向你表达情感时,一定要认真听他讲话,并能及时给予支持性回应。比如,父母可以搂着孩子,听他描述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和孩子讨论,还可以在孩子讲完之后复述内容并提出感受:“小牛抢走了你正在看的书,你很生气,但你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用他最喜欢的恐龙玩具换回了书,最后你俩都很开心,对吗?书被抢走的确令人生气,但你却能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这件事,妈妈觉得这件事你处理得非常棒!更棒的是你了解小牛的喜好,这样你不仅用恐龙玩具换回了书,最后你俩都很开心,说明你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成功的。” 就像这位妈妈一样,面对孩子讲述的每一件事,父母都应全神贯注、积极回应,切不可敷衍了事。
2.平等交流,学会引导孩子主动表达。
沟通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思想观念的碰撞,不仅可以促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还可以提升亲子间的沟通质量。爸爸妈妈要特别注意与孩子交流的内容,发现孩子在沟通中表现出的亮点要及时肯定。当发现新的话题点,要抓住时机引出新话题,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谈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当孩子在谈及喜欢班内某某小朋友时,家长可以说:“给我讲讲她的特点可以吗?”“你喜欢她哪些方面?”这样可以很自然地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当孩子感受到父母与自己是平等的状态时,孩子的内心层舒服且愉悦的。孩子会非常主动地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3认真观察,支持孩子用喜欢或擅长的方式沟通表达。
除了语言,孩子还可以通过绘画、泥工、歌舞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与父母或其他人进行沟通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作为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比较內向,不喜欢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不妨静下心,认真观察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擅长的表达方式,鼓励、支持孩子通过自己喜欢且舒适的方式进行表达,并努力从孩子的多元表达形式中了解其内心世界,积极地与孩子展开互动交流。比如,当孩子通过画画来表现自己对生活、情感和外部世界的认知时,父母可以以孩子的作品为立足点,聆听孩子的想法。只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并能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才会敞开心扉,愿意主动与父母深入交流。
4.用心体会,读懂孩子的弦外之音。
孩子的沟通与表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趋向内隐,出现了外部表达和内部心理不一致的现象。这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必然,同时也使得亲子间的沟通趋于复杂。比如,一位妈妈想让女儿在自己的朋友面前弹奏钢琴,但女儿不仅拒绝了,还跟妈妈说:“我没有准备好。”妈妈很苦恼,她知道女儿平时弹得很好,不知为何女儿总说没有准备好。后来,妈妈通过与女儿良好的沟通发现,孩子并不是没有准备好,而是缺乏自信,生怕自己达不到妈妈的期望。可以看出,孩子会使用一些理由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这多是源于父母对自己期望过高,教育过分严厉等原因。作为父母,要善于读懂孩子的弦外之音,捕捉孩子在沟通中传递出的讯息,不断增进亲子间平等的交流,并努力改善亲子沟通模式。
总之,沟通是架起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的桥梁,希望父母们都能认真对待亲子交流。用心、用爱、用情去滋养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和丰富的心灵,成为幸福有趣、富于智慧的儿童。